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1,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理由是
 

精英家教网
(2)请分别写出A、B、C三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A.
 

B.
 

C.
 

(3)如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精英家教网”微粒.
精英家教网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 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精英家教网
微观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①x的值为
 

②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条件为点燃)
 
分析:(1)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所选用的装置应该考虑到:①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考虑密闭.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判断即可.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
②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可确定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比,从而得到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用图象A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装置是密封的;图象B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图象C也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没有气体产生.故答案为:C;生成的气体逸出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2P2O5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硫酸铜和铁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故答案为:4P+5O2
 点燃 
.
 
2P2O5;Na2CO3+2HCl═2NaCl+H2O+CO2↑;CuSO4+Fe═FeSO4+Cu.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加上两个精英家教网粒子各原子个数正好相等,从图示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故答案为:①2个;②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4)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及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了89g-1g=88g,可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水蒸气的质量增加了55g-1g=54g,可确定水蒸气是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减少了100g-4g=96g<88g+54g,可确定氧气和D都是反应物.D减少的质量为:88g+54g-96g=46g,因此X的值为:46-46=0.
②因反应物中的氧气里只含氧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
16×2
44
+54g×
16
18
=112g>96g,可确定生成物中的一部分氧元素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中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88g×
12
44
12
54g×
2
18
1
112g-96g
16
=2:6:1,故D的化学式为C2H6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
 点燃 
.
 
2CO2+3H2O.
故答案为:0;C2H6O+3O2
 点燃 
.
 
2CO2+3H2O.
点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密封,防止气体出去,没有气体的反应则不用密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岳阳一模)(1)如图1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3
13
,它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Al3+
Al3+

②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质子数不同

③B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就能与A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请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O2═2AlO3
2Al+3O2═2AlO3

(2)如图2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请你回答:
①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c>b>a

②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能够析出晶体的物质是
c
c

③t 2℃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75
7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顺义区二模)如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表示
t2°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
t2°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

(2)60°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b<a
c<b<a

(3)(图2)a、b、c三只试管中分别盛有20°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烧杯中有水,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浓硫酸时,温度升高到60°C关于三只试管中溶液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D

A.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B.a、b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a、b、c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a、b变为不饱和溶液,c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实验C中,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

②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
B
,理由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如图2是“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高温 
.
 
2Cu+CO2
C+2CuO
 高温 
.
 
2Cu+CO2

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为了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的组成,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a.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H2SO4
H2SO4
,说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为
木炭、Cu
木炭、Cu

b.若滤纸上留有黑色、红色固体,而滤液呈蓝色,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
CuSO4、H2SO4
CuSO4、H2SO4

(3)如图是探究酸碱中和的实验:

小丽同学为探究上述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选取BaCl2、锌粒、紫色石蕊等三种药品和试剂来设计实验,请你根据下表判断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错误方案的出错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放入几粒锌粒 溶液中产生气泡 硫酸过量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正确的方案是:
方案二和方案三
方案二和方案三

②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即使硫酸不过量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即使硫酸不过量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构建科学的物质“微粒观”于初中化学学习非常重要.
(1)如图1是电解水微观示意图:

上述微观图示可以得出有关原子、分子或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相关结论是
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①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D
D
;[填序号]
②A物质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1:16
;D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1%
11.1%

(3)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创建了新的原子模型学说,于认识原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实验现象为:大 部分α-粒子不改变原运动方向穿过金箔;一小部分α-粒 子改变了原运动路径发生了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能得到的有关原子结构的结论是:
原子核很小
原子核很小
,得出该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友情提示:每个α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α粒子的质量是金原子质量的
1
49
,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