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乙可得出金属活动性:Cu>Ag
B.只由实验甲、乙可得出金属活动性:Al>Cu>Ag
C.只由实验甲、丙可得出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Al(SO4)3溶液改为Al(NO3)3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哪一个先熄灭?”这一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一起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小明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猜想Ⅱ:小光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结果都熄灭了。
(实验反思)(1)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是因为_____。
(2)本实验条件下,小明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高楼失火房间中逃离的正确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到,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是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1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①图2是图1中环节Ⅰ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观察图1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是”或“否”)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_____。
(2)写出A装置用于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____
(3)A、B相连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请将B中的导管补充完整。____
(4)从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方面总结C、D装置制取气体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_____D与C相比,其优点是什么?______
(5)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酸胀。经过一段时间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逐渐消失,计算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_____克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1)计算当a管产生0.2g气体时,b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品牌琥珀酸亚铁片的说明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2
B.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的原子数比为 4:4:1:4
C.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4:16
D.成人一日最多补铁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