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用洗涤剂去油污和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用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的中和反应原理
C.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用肥皂水无法区分蒸馏水和硝酸镁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六种物质:A.熟石灰 B.稀盐酸 C.干冰 D.钛合金 E.聚乙烯 F.硝酸钾。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
(3)可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
(6)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我市某地区小河旁的农田多年以来施用的化肥主要是KCl、K2CO3和CuSO4等,为检验该农田旁边的小河是否受到了所施化肥的污染,同学们进行了探究。
(1)K2C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
(2)为了得到澄清的河水,同学们的操作依次是:取水→静置沉淀→吸附沉淀→____,过程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序号)。
A 量筒
B 烧杯
C 漏斗
D 玻璃棒
E 胶头滴管
(3)同学们对得到的澄清河水展开了成分探究。
小宇观察到所取河水几乎无色,于是认为河水中不含CuSO4,但小婧反驳了小宇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同学们一致认为,还是应该通过化学实验对可能存在的化肥成分逐一进行检验。
[查阅资料]
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河水于洁净的烧杯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无气泡产生,证明______。
②继续向上述烧杯中滴加足量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证明_________。
③_______,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思评价]
老师提示同学们,上述实验还需进一步进行定量测定,才能证明所施化肥KCl 是否污染了河水,同学们思考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提示,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洛阳宫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_____。
(2)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在Fe(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
b. 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滤渣中一定有银
c. 若取少量滤液,加入 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 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酸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
A.①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的“利”与“弊”,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做为论题,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下面关于蔗糖(C12H22O11)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由多原子分子构成
B.蔗糖中含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 12: 22: 11
C.蔗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蔗糖溶液中,如果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帮助我们建立起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出“两个氢原子”:_________。
(2)水中鱼类可以呼吸因为水中溶有 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下列对于化学式“H2O”的各种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表示水这种物质 B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水分子 D表示水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