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学习化学一年后,同学们对课本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查阅资料】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在实验室中,同学们发现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使钠和空气隔绝.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3)实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
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盐酸,观察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
方案3(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溶液
(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出现
乙(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盐酸(如图)的实际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小明配制了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然后在烧杯中加入20g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消耗了25g该盐酸.
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14.6%,但发现测得的实际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可能原因部分氯化氢挥发出去(不考虑误差).

分析 【问题讨论】
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够浸没在煤油中,从而使钠和空气隔绝;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隔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盐酸易挥发.

解答 解:【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使钠和空气隔绝.
故填: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使钠和空气隔绝.
(2)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填:2Na+2H2O═2NaOH+H2↑.
(3)实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碳.
故答案为:碳.
①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
故填: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
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盐酸,观察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
方案3(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出现
乙(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
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20%   x
$\frac{40}{20g×20%}$=$\frac{36.5}{x}$,
x=3.65g,
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frac{3.65g}{25g}$×100%=14.6%;
但发现测得的实际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可能原因是部分氯化氢挥发出去,导致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故填:14.6%;部分氯化氢挥发出去.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氧化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    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置换反应
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下列“描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
 描述内容解释
A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和工业制取氧气物质发生变化的类型相同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时,分子体积变大
C烈火见真金金化学性质稳定
D喝汽水易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是点燃尾气,或利用塑料袋收集尾气.
【拓展延伸】
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B.(填序号)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变化中,分子均匀分散另一分子中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9.6g.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A是用大理石制CO2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在b处检验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装置C中放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湿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pH试纸显示pH仍为7,实验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
(3)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NaHCO3)出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O2+H2O=2NaHCO3↓.
(4)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或浑浊),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科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关于酸和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不一定是化合物,碱一定是化合物
B.酸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碱中也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酸和碱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酸不一定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一定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为精制粗盐实验中的过滤的示意图,回答:
(1)填写仪器名称:图中②为漏斗,③铁架台.
(2)过滤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为: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3)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D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冷却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4)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仪器不干净等(只要一个原因,合理即可),应该怎么办?洗涤仪器再过滤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HCl;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请你以pH为纵坐标,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横坐标,画出pH随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