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络上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力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连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正二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I I:“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填“I”或"II")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_(序号)
A 硫酸铜 B 硝酸银 C 氯化钠 D 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
【答案】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Ⅱ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D 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解析】
(1)“锡纸”与氧气接触,但是开始“锡纸”不燃烧而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时,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
(2)进行实验:
铝比锌活泼,锡不如锌活泼,所以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若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铝,若没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锡。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Ⅱ成立;铝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选择的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应介于铝和锡之间,铜和银均排在锡的后面,钠排在铝的前面,而铁介于二者之间,故选D;
拓展应用:
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
①单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将红磷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放进集气管,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D中简要补画出的收集装置图_____________
③要证明在E装置中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
(3)取12.5 g石灰石于装置A中,向其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A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8.1 g,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健康、材料和能源等都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不是纯金属,如黄铜、不锈钢等都属于______。人们吃进的米饭在消化系统中,经各种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变为_________,被人体所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
(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所造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关键物质是二氧化氮,请写出二氧化氮的化学式并标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挽救了无数生命,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5”表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填①或②)通入氧气。
(4)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灼热的碳层
②用1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的
③加热5g水沸腾后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仍为5g,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④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二氧化碳属于酸
⑤试管壁上附着的少量紫红色铜可用稀盐酸除去
⑥“晒盐”可初步提取不纯的氯化钠晶体,该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A.4个B.3个C.2个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_____。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可知
属于碱类
B.由可知,CO在此反应中是氧化剂
C.某固体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则该氮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
,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
②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反应.
(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Na2SO4杂质: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5)为获得高纯MnCO3,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