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是反应物 B. x=3.2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d一定是催化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

B.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C.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

(2)一个水分子_____。

(3)四个硝酸根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二个氮原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并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有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与液氧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B.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各图中●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予,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CO2的性质,同学们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紫色干燥小纸花不变化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

实验编号

(1)由实验Ⅰ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小明认为不必做“向石蕊溶液中滴加蒸馏水”的实验,理由是_____;

(3)综合实验I、Ⅱ、Ⅲ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