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二氧化碳是一种奇妙的气体,在实验室可以很方便的制取.
【步骤一】选取药品与反应装置.
实验室经常选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作为反应物制取C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步骤二】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1)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将单孔胶塞的约$\frac{1}{2}$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内
(2)组装好仪器后,如图1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步骤三】反应并收集气体.
在小试管中,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各收集一试管CO2
(1)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应选用图2中的A装置.

(2)用排水法收集CO2,判断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步骤四】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3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
(1)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3)振荡试管时,试管口需塞上胶塞,其目的是:①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     ②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分析 【步骤一】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步骤二】(1)A、根据将单孔胶塞旋进试管口,不易导致玻璃仪器破损进行分析;
B、根据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起到润滑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进行分析;
(2)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步骤三】(1)根据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步骤四】(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进行分析;
(3)根据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 解:【步骤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步骤二】(1)A、将单孔胶塞旋进试管口,不易导致玻璃仪器破损,故正确;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起到润滑的作用,故正确;
C、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故C错误;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故正确;
故选:C;
(2)组装好仪器后,如图1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步骤三】(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该伸入试管底部,故选A;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排水法收集CO2,判断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步骤四】(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试管外大气压强;
(3)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步骤一】CaCO3+2HCl═CaCl2+H2O+CO2↑;
【步骤二】(1)C;
(2)有气泡冒出;
【步骤三】(1)A;
(2)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步骤四】(1)Ca(OH)2+CO2=CaCO3↓+H2O;
(2)<;
(3)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1)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小于(填“小于”“小于”或“等于”)7.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下表是一些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茶树柑橘西瓜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5.0~5.55.0~7.06.0~7.07.2~8.5
江西素有“红土壤”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上述作物不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甘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某同学用A装置制氧气,其他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个缺陷,改进方法是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量筒内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碘化钾(KI)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KI\;}}{\;}$2H2O+O2↑.该实验中的发泡剂是洗洁精,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今年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结合提供的仪器,跟着小明一起研究.

(1)写出仪器的名称:E长颈漏斗.
(2)实验时,先要连接好仪器,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倾斜,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从图1的仪器中选择一套制CO2的发生装置,你选择EFH(填字母序号).
(4)小明用图2所示发生装置制取并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了一试管二氧化碳,塞好橡皮塞.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到当大气泡从试管口向外冒出时说明已满.往两支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内倒入澄清石灰水,两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稍振荡(图3),发现排水法收集的试管内更浑浊,原因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5)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小明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①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②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用pH试纸测定pH=7.
②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③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盐酸.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试管中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由于加入了稀盐酸.
【拓展延伸】①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原因是剩余物质继续发生反应.
②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马上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试剂A的化学式为Ca(OH)2
(2)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3)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4)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氯化镁溶液浓度远高于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查阅到的信息: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
(2)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分液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气体,可选用装置A和C(或E)(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形状和质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B.加热高锰酸钾
C.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Fe3+Cl-   NO3-B.H+    Na+ Cl-    SO42-
C.Ag+   Na+NO3-  Cl-D.Na+K+    NO3-  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