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解析】 A、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溶液也能导电;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D、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溶液也能导电,故A错;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故B正确;C、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公益图标的识别,可根据图标的意义和平时生活经验进行辨析。 A、是禁止烟火;B、是禁止吸烟;C、是禁止燃放鞭炮;D、是禁止堆放易燃物质。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中A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F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3)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4)F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00 CE F 失去 【解析】 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氟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若用E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水槽 AC或AD; 2KMnO4△ K2MnO4+MnO2+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a 【解析】 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①是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化学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请回答。

(1)区分软水、硬水的方法是_____。

(2)校园铁质护栏的防锈措施是_____。

(3)区别羊毛线和腈纶线的做法是_____。

(4)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为_____。

加入肥皂水振荡 喷漆 取样灼烧闻气味 用锅盖盖灭 【解析】 (1)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3)羊毛线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准确称取9.0g小苏打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73.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

(2)请你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均不相同的实验,测定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93.3%准确称取ng小苏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准确称量剩余固体(Na2CO3)质量为mg,利用方程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方案合理即可) 【解析】 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 + HCl=== NaCl+H2O+CO2↑ 84 36.5 x 73.0g×5% = x=8.4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B. 海水中含量最高元素是钠

C. 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 D.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D 【解析】 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B、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故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C、石油是有机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故错误; D、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 实验②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③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炭化 D. 实验④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B 【解析】 A、随着蜡烛的燃烧,烧杯内氧气逐渐减少,且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所以蜡烛火焰会逐渐熄灭,正确;B、由于火焰靠近白瓷板,不能和空气充分接触,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白瓷板变黑,错误;C、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炭化,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