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 A. | C+O2CO2 | B. | Mg+2HCl═MgCl2+H2↑ |
| C. | CaO+H2O═Ca(OH)2 | D. | CO2+C2CO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 |
专题: |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
分析: |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热反应. 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 |
解答: | 解:A、C+O2CO2,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2HCl═MgCl2+H2↑,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C、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D、CO2+C2CO,在高温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评: |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其中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 ,C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 ;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NO2和Fe2O3都是氧化物 |
| B. |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 |
| C. | 空气和液氧都是混合物 |
|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4.6 | 4.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4 | 8.0 |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
| B. | a=0.6 |
| C. | 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 |
| D. | 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2).
(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石灰水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和碱反应与CO2相似).
(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2CO2+N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符号“Al3+”的名称是
(2)硝酸铵中的铵根离子的符号为
(3)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 (填化学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