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AB.BC.CD.D

分析 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
B、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产生水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都无现象分析;
D、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分析.

解答 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错误;
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因此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和盐酸反应无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锌的表面会附着红色固体,说明锌比铜强,银的表面无现象,说明银比铜弱,因此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B.水果榨汁C.铁锅生锈D.蔬菜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
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脱氧剂洁厕灵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还原铁粉盐酸氢氧化钠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NaOH有强腐蚀性.
(4)做完家务,他用Vc泡腾片冲了一杯饮料.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B(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C6H8O6)     B.柠檬酸(C6H8O7)     C.碳酸氢钠(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母亲节到了,小莉想为妈妈做一顿午餐,食谱为:米饭、鸡肉、蛋汤、大虾、鱼.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
A.鸭肉B.豆浆C.青菜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不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A(填“A”或“B”).
A.密封保存    B.不需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升温并加入硝酸钾,或升温并蒸发水.
(3)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取降温结晶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
(4)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规律的图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