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 + 3O26H2O + 2N2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6H2O + 2N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茶多酚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流程为:

经实验测定发现,提取液温度是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因素之一。以绿茶为原料,在其他条件最优的情况下,测定茶多酚提取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提取率不断增加,在45分钟时达到最大值。超过45分钟时,茶叶中其它成分也随之提取出来,导致提取率下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很多人喜欢饮茶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提取茶多酚,则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

(3)请你对喜欢喝茶的人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

茶叶有保健功能,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 过滤 用70℃的水泡茶或泡茶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等 【解析】(1)由题意可知,茶有保健功能,同时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是很多人喜欢饮茶的原因;(2)若在实验室提取茶多酚,出去茶渣的操作应为过滤;(3)根据短文科普知识,对喜欢喝茶的人提出一条建议:泡茶时选择适合的水温、有胃病的人不要过量饮茶或饮浓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为_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3)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为: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 _____________。

过滤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放热 饱和氨盐水呈碱性,有助于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NH4Cl 【解析】(1)操作a是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3)向精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D 【解析】A、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D、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请分析如图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X填写____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

(2)若金属为铜,盐为硝酸银,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写出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OH-

NO3-

SO42-

Na+

Cu2+

酸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解析】根据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等进行分析解答。(1)根据盐的化学性质,盐能与活泼金属、酸、碱、盐等反应,故①中可填写酸;(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AgNO3 = Cu(NO3)2 + 2Ag;(3)反应④是盐和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①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由酸和碱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②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错误;③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错误;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碳酸钙,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 煤炉生火用木柴引燃——提高着火点

C. 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 森林灭火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B 【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正确;B、煤炉生火用木柴引燃是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而燃烧,而非提高着火点,错误;C、用水扑灭家具的燃烧是使家具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而熄灭,正确;D、建立隔离带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装置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到,对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K2关闭、K1打开、塞子塞紧时,若M中的水不能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

B. 若M中盛放双氧水,N中盛放二氧化锰,则可以制取氧气

C. 若M中盛放稀盐酸,N中盛放块状大理石,则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D. N中储满不溶于水的气体时,将水不断由M注入N中,即可将气体排出

A 【解析】A、K2关闭、K1打开、塞子取下时,若M中的水注保持在一定高度则装置气密性好,故A错误;B、若M中盛放双氧水,N中盛放二氧化锰,则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故B正确;C、若M中盛放稀盐酸,N中盛放块状大理石,则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D、N中储满不溶于水的气体时,将水不断由M注入N中,容器内气压增大,即可将气体排出,故D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______,而收集CO2选用___________(以上填装置代号),这是由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决定的;

(3)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你会选择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吸收二氧化碳,一般你会选择药品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 C 装置,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使溶液变色的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长颈漏斗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栓,手掌捂住锥形瓶,看导管口是否出现气泡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H2O2 2H2O + O2↑ D、E E 能溶于水,比空气重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 溶液变红色 H2CO3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根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栓,手掌捂住锥形瓶,看导管口是否出现气泡解答;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