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简易电解水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2)电解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气体量如图所示,则a是电源的正 极.
(3)若右边试管里产生的气体体积是16mL,则另一支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该气体体积是8mL.
(4)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分析 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及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2)由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可知,试管b收集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若右边试管里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体积是16mL,则另一支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该气体体积是8mL;
(4)上述事实可以得出结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组成氢气和氧气的氢、氧元素均来自水的分解,因此,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氢、氧元素
答案:
(1)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2)正;
(3)氧;8;
(4)氢、氧元素.

点评 本题详细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实验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一比二,这里的比是体积比.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电解水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活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食品袋内充入氮气--防止食品变质
B.进入深井之前应做灯火试验--防止CO2中毒
C.用碳素墨水写档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森林着火,砍掉部分树木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6.882.40.5
反应后质量/g0X8.410.5
你认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x的值是8.8
C.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5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金属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在氮气、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在高温条件下还能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1)试写出高温下镁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高温\;}}{\;}$Mg(OH)2+H2
(2)某废金属收购场发生火灾,十几吨金属镁爆燃,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灭火的是①②(填序号):
①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用水灭火     ③用沙土灭火
(3)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若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表所示,请根据表内容回答:
溶  解  物  质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主要离子生物生成物细菌、藻类及原生物、
泥沙、黏土等
氧气、二氧化碳、
硫化氢等
钙离子、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镁离子
NH4+、NO2-、HPO42-、Fe3+、H2PO4- 等
(1)下列微粒模型中可用来表示水分子的是B(填标号).

(2)写出“主要气体”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O2(或CO2或H2S);写出“主要离子”中一种离子的符号Ca2+(或Cl-或SO42-或Mg2+).
(3)含有较多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长期使用硬水有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加热煮沸的方法.
(4)为了除去“悬浮物质”中的泥沙、黏土等不溶于水的固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5)次氯酸(HClO)是传统的自来水消毒剂,它在水中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O$\frac{\underline{\;光\;}}{\;}$ 2X+O2↑,则X的化学式为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阻燃剂是一类能阻止聚合物材料引燃或抑制火焰继续蔓延的添加剂.如图1所示,氢氧化镁是一种阻燃性能优越的环保型阻燃剂,其原理是: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生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并吸收热量.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或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或释放出大量水分).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周期表如图2所示.请根据时针所对应的元素填空:
①6:00对应的元素是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9:00对应的元素是F.
③10:00对应的元素难(填“易”或“难”)形成化合物.
④11:00时,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标号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该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写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c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也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制取装置应选A.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药品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用到的如图2所示仪器有ADE.(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测I、III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就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未变.可选用A(填仪器序号)作发生装置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填一种),若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则整个装置摆放顺序为AFC(填仪器序号).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应该放在锥形瓶(填仪器名称)中,在组装好仪器之后、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3)若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则整个装置摆放顺序为BE(填仪器序号),其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一氧化碳作燃料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石灰浆用于粉刷墙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