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向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甲的溶解度变小
C.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t2℃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会随溶剂的改变而变化,故B错误;
C、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会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
D、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C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即使有碳酸钙,也没有气泡产生.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D中固体加入试管中,加水震荡,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ABC(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B.D点时,该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
C.加溶质,能使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
D.图中各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学生基本实验之一,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步骤A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称取过程中天平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粗盐,直至天平平衡.
(2)乙同学按步骤C进行过滤,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3)在步骤D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AD(填字母).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共有4种可能:
假设1:KCl和NH4HCO3
假设2:KCl和NH4Cl;
假设3:K2SO4和NH4HCO3
假设4:K2SO4和NH4Cl.
(2)形成设计思路.
①甲同学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其理由是什么?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及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不产生气泡假设2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利用分子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气体更易被压缩--构成气体的分子具有弹性
B.液氧为淡蓝色--氧气分子是蓝色的
C.湿衣服变干--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碘受热升华--碘分子变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在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4或4:1
D.该反应时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50
 NH4Cl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
(2)20℃时lO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36.0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10~20之间.
(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1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20406080
溶解度/gNaCl36.036.637.338.4
KNO331.663.9110169
(1)上述两种物质中,KNO3(填化学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2)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充分后得到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针对上述信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丙.
甲: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乙: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
丙:KNO3与NaCl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一定在20℃-40℃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