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C、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可以再分
D、氯化钠是氯化钠分子构成的物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都在不断运动,故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正确;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明确分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有关氧气知识的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1)在①②③④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在8个箭头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需要加入催化剂加速反应的是
 
 

(3)在⑥⑦⑧⑨物质中,属于常见大气污染物的是
 
,生成时呈烟状的是
 

(4)在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变化中,选择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选择相同的发生装置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烧碱放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碳酸钠.现有14.6g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样品,全部溶于水,然后滴加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10g沉淀,则样品的组成为(  )
A、全部为Na2CO3
B、4 g NaOH和10.6 g Na2CO3
C、全部为NaOH
D、4 g NaCO3和10.6 g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薯条在油炸过程中极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XH5ON.据此请你计算:
(1)已知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
 

(2)142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9
B、氟的元素符号是F
C、核外电子数是19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G的原子序数为a,它的阴离子Gm-与R元素的阳离子R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元素原子序数可以表示为(  )
A、a-m-n
B、a-m+n
C、a+m+n
D、a+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
A、Fe(OH)3、CuSO4溶液、NaOH溶液
B、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
C、MgSO4溶液、Ba(NO32溶液、盐酸
D、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以下几组试剂:①Ag、Cu(NO32、ZnCl2溶液②Zn、Ag、Cu(N032溶液③Cu、Ag、Zn(NO32溶液,某兴趣小组欲用其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你认为要达到到实验目的,可以选用的试剂组是
 
(填序号).
(2)李红同学认为另选用“Zn,Cu,AgNO3溶液”这组试剂,经过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后也可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对吗?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常温下均为液体,C、D均为气体单质,D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E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资的化学式:G
 

(2)学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