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①和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图中①与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能够燃烧;②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可见现象①和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写出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现象
(3)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BD或BC装置,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且难溶于水),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装置为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探究二】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接触火焰a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探究三】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探究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再探究.
(1)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猜想与假设:
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3)实验验证:
①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填序号),此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刚吹灭蜡烛时白烟中含有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B(假设②不成立).
③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焼,为假设C提供据了证.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填入化学用语.
①2个水分子2H2O;         
②碳酸根离子CO32-
③3个氮原子3N;         
④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frac{\underline{\;\;△\;\;}}{\;}$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见光易分解(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 (最简整数比);
(3)判断X的化学式:O2,判断依据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4)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氮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实验室里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物质,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用嘴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随意丢弃、带出实验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
B.矿泉水、水、液氧
C.氦气、二氧化碳、氢气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空气、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同学在家中看到妈妈买回来的小面包充了气,一个个鼓鼓的象“小枕头”一样,他很好奇:里面是什么气体呢?于是他和几个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A 是氧气   B 是二氧化碳  C 是氮气
<查阅资料>
(1)氧气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2)二氧化碳能灭火,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木条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把该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分别用燃着的木条和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完成实验>他先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然后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猜想A一定不正确,猜想B正确.有同学马上提出疑问,认为还不能得出结论,因为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确定充气包装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思考,他们调整了伸入木条和倒入石灰水的顺序,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和燃着的木条熄灭 的现象,最终得出了正确结论:该气体是氮气.
<反思>可用来充气包装食物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无毒、不与食物反应等(合理即可)(任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1)从宏观上可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从分子的数量上可知道: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3)从物质的质量上可知道:每56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