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员提供了如下器材和若干化学药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AFG(填写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前先将气体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填“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H时应从b(填“b”或“c”)端进入.

分析 (1)认识常规仪器以及熟悉对应的使用注意事项;
(2)根据具体制备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本题要求主要“少量”,所以仪器选择在遵照常规要求之余,还要考虑“少量”对仪器的进一步制约;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液体常温分解,当制取干燥的气体时,要进行干燥,而给定的可选液体,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干燥功能,所以本身直接排除,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

解答 解:(1)标记为a 的仪器为集气瓶,不要误理解为A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本身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本题要求“少量”,所以仪器选择在遵照常规要求之余,还要考虑“少量”,所以发生装置要小,因此发生装置选用试管,其余依旧为铁架台和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液体常温分解,其反应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当制取干燥的气体时,要进行干燥,而给定的可选液体,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干燥功能,所以本身直接排除,选用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故气体从b端进入.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AFG    (3)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   浓硫酸   b

点评 气体制备实验中要注意解题给出的限制条件,如(2)少量二氧化碳中关于的少量的限制,这决定了发生装置不宜选用锥形瓶、烧瓶或者启普发生器一类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的裝置:

(1)标号②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若实验时发现B装置试管壁有水,则要先擦干,再加热;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B(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4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操作,错误的是AD(填字母序号).
(5)某同学用图甲中的A、E装置制取氧气,归纳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先”“后”规律,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实验                 B.先预热,再加热
C.先媳灭酒精灯,在撤出导管                  D.组装仪器时,先下边再上边,先左边再右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同学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万分是碳酸钙).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杂质不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反应时间t/s03578910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2g.
(2)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参与以下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A装置是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教材实验所需试剂是水和红磷(填物质名称),实验前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将水面上方空间准确分为五等分,该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仪器是刻度尺;
(2)小华用A装置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任答一点)
(3)B装置也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4)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使注射器内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B装置的优点是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结果更准确(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 III的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写出实验 I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将铜片浸入硝酸银中(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现象:铜片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氯化铜溶液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现象比较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铁、铜、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能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到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火焰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即注入集气瓶内,(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生成了大量的白烟,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的结论外,你还可得出哪些有关氮气性质的结论(一条即可)氮气难溶于水.
(2)乙生用上述装置测定却发现氧气含量比正常值少许多,请你分析乙生测定失败的可能原因(找出两种)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
(3)丙生改用碳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测定,实验方案和甲生相同,你认为他能否得出正常值不能,原因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没有产生压强差.
(4)实验完毕后,甲、乙、丙三生经过反思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使用的药品应具备的条件是在点燃的条件下要能容易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应具备的条件是固体.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米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蜡烛燃烧的实验后,在实验室与同学继续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探究一】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 题,小亮、小刚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小亮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小刚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或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本实验条件下,高蜡烛先熄灭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爬向门外B.成站立姿势逃跑C.打开门窗跳出
【探究二】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1)査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水蒸气.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小明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小亮、小光的猜测.
【解释与结论I (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小明的猜测是正确的.
(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火上烧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