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第一步:将第2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第二步: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Zn(填化学式).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露置在空气的情况是不变质、部分变质或是不变质分析;验证溶液部分变质,既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又要证明有碳酸钠进行分析: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钡等溶液产生沉淀既具有氢氧化钠变质成碳酸钠,又能够除去碳酸钠碱性对氢氧化钠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变色,确定溶液的组成;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甲装置气球变大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乙装置气球变大是因为瓶内气压变大,据此解答.

解答 解:
【设计方案】
第1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故填:Na2CO3+CaCl2═2NaCl+CaCO3↓;
第3组:第2组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即可,故填: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拓展延伸】:(1)甲装置中气球变大,说明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可能是气体被消耗,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故填:CO2+2NaOH═Na2CO3+H2O;
(2)乙装置中气球变大,则是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可能是加入盐酸产生了气体的缘故,可能放入的固体活泼金属或是碳酸盐,故填:Zn.
答案: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第2组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第一步:将第2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第二步: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让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拓展延伸】:
(1)CO2+2NaOH═Na2CO3+H2O
(2)Zn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气球大小发生改变从压强改变的角度去考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氧气.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①③(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生成了大量的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如图所示).小兵和小芸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实验室老师提供的线索:
Ⅰ.这瓶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药品: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
Ⅱ.室温(20℃)时,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克361092159.6
小芸根据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HCO3
【实验探究】(1)小兵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Cl.
(2)小兵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溶液,他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这瓶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3)小芸认为小结的结论可能存在问题,她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
步骤2: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
滴加氯化铁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原溶液为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①炸鸡腿②面包③牛奶④蔬菜⑤植物油⑥矿泉水,以及炊具和其他用品.
(1)上述食物属于糖类的是②(填序号)
(2)野炊结束时,同学们用土覆盖火堆防止发生火灾,该做法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3)小明向矿泉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有絮状沉淀物,他认为这时的水为硬水(填“硬水”或“软水”)
(4)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如图中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下同),并写出反应发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置A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制取气体用B装置制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NH4H2PO4        C.KCl             D.K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氦 碳 氧 钠 硫
 元素符号 H He C O Na S
原子结构
示意图
    
①表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x=6.
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He(填元素符号).
③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这样的反应可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在 NaH与水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物除NaOH外,另一产物是H2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已知D是一种单质,则D是N2(写化学式),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②③.
①%2反应是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3种
③该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④该反应中C和D的质量之比为44: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BD.(填序号,下同)
ABCD
物质食醋肥皂水牛奶牙膏
PH2.4~3.09.5~10.56.3~6.68.0~9.0
(2)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AD.
A.铜栏杆       B.钢筋      C.大理石       D.玻璃
(3)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甲酸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和另一种液态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HCOOH$\frac{\underline{\;浓硫酸\;}}{△}$C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909年.化学家哈伯首次合成了氨气,氨气是具有刺激性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热量高.近年,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结合图示写出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N2+3H2$\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2NH3.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氮原子、氢原子.
(2)氨气一定条件下燃烧时的反应原理是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X+6H20.其中X的化学式是N2.氨气作为燃料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的优势是污染性小.
(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氨气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