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frac{1}{5}$

分析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所选物质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C、根据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红磷的量不足不能消耗完瓶内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无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原理(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名称氮气氢氧化钾氢氧化铜硫酸锌碳酸钙碳酸钠硝酸铵
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 A、F 两种途径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F: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D(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为了使 A、F 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 加入催化剂或二氧化锰.
(5)根据“绿色化学”理念,A(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项目的是(  )
A.N2浓度B.O2浓度C.SO2浓度D.H2O 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二氧化碳在过氧化氢分解试验中起到催化作用,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Cu+O2  $\stackrel{点燃}{→}$  CuO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实验时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①管和②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在该条件下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我能说出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能指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①加热熔化石蜡
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填“变化”或“不变化”),没有(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结论: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②点燃镁条
观察到的现象是:银白色固体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释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结论: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100g水中溶解25g 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A、B两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