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变无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
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生活中的食醋一般是含3%的醋酸溶液,若用食醋中和2g氢氧化钠固体,需要这种食醋的质量100g.

分析 【探究活动一】根据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的变化分析;
【探究活动二】
①根据硅胶的颜色的变化分析反应是否有有水生成;
②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③通过实验对比,硅胶颜色的变化分析;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 解:【探究活动一】无色酚酞试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显红色,滴入了稀盐酸变成了无色,说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探究活动二】
①通过实验A、B的实验现象的对比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硅胶变色,由试验③硅胶的变色说明了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②空气中含有水,也能使硅胶变色,迅速塞紧橡胶塞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实验AB对比,C硅胶颜色的变化;
④设需要这种食醋的质量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x×3%    2g
$\frac{60}{40}=\frac{x×3%}{2g}$
x=100g.
故答案为:
【探究活动一】红色变无色;NaOH+HCl=NaCl+H2O;
【探究活动二】
(1)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
(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3)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④100g.

点评 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综合性较强,既有试验探究,又有实验数据图象的分析.只有综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较好的完成本类练习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 b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选用C装置收集O2时,判断O2已收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且能溶于水;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BC或BD(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加热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③②①⑤⑥④.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C(填选项).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①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从10、50、100中选取)的量筒,最后将碳酸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A(填序号).
A.30g        B.10%         C.Na2CO3溶液
②如果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BD
A、转移称量好的固体时,有固体洒落在桌面上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溶解固体的烧杯用水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如下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是:过滤;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已经变质(选填“已经”、“没有”);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生成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Na2CO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的俗名、学名、化学式三者不完全正确的是(  )
A.碳铵、碳酸氢铵、NH4HCO3B.纯碱、碳酸钠、Na2CO3
C.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D.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为登山运动员提供能源,它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遇水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下列对于氢化钙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稳定B.它是一种固体燃料
C.需要密封保存D.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方案设计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B.用生石灰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C.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D.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