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向下表中的乙物质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甲物质至过量,其相关量y与所加乙物质的质量关系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
选项y
AZn稀硫酸生成气体的质量
BNaOH溶液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CAl2O3稀盐酸生成水的质量
DCaCl2溶液Na2CO3生成沉淀的质量
A.AB.BC.CD.D

分析 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生成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混合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B错误;
C、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正确;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分析反应时要抓住图象中曲线的起点这个关键点,起点表示加入一定量溶液后才开始出现沉淀或放出气体,这是进行判断的标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我们常听到以下说法:①高原缺氧②生理盐水③胃酸过多④海水制“碱”
请从H,C,O,Na,C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书写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①中的“氧”O2;(2)②中的“盐”NaCl;
(3)③中的“酸”HCl;(4)④中的“碱”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二氧化氯是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反应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氯元素在物质y中显-1价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A+2B=2C的反应中,若32g物质A和足量物质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0g物质C,则参加反应的物质B的质量为128g;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写出该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只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除去CuO中少量碳粉的方法是在空气中灼烧;
(2)鉴别(NH42SO4和NaNO3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3)分离CaCl2和NaCl需两种试剂:①碳酸钠溶液、②稀盐酸.
(4)制备少量NaOH:可用Na2CO3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炉具清洁剂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涤剂能乳化掉铁板上的锈迹
C.某同学用pH试纸测出当地雨水的p H值为4.6,因此当地的雨水为酸雨
D.洗头发时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避免头发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2017年,我省将有多条高铁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大(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就会生锈,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R>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流程如下:

(1)溶液A加入适量Ca(NO32溶液,与溶液中K2C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KN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NO32+K2CO3=CaCO3↓+2KNO3
(2)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3)20℃时溶液C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