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某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表部分数据和如图图象.(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123
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30a20
计算:
(1)表中“a”的数值是25g
(2)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
(3)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分析 (1)根据反应的图象可知,在加入80g稀盐酸即第4次加入后,恰好反应完全,此后再加稀盐酸也不再会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了,因此,前四次实验固体都得到充分反应;
根据第1次反应的数据可推知每加入2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减少的质量,据此规律可推断a值;
(2)4次反应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据此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3)利用第四次反应恰好反应完全以及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进而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由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固体质量将会减少35g-30g=5g,所以结合图象中的信息可知:第2次加入20g稀盐酸后,所剩余固体的质量=30g-5g=25g;
(2)由图象可知在加入80g稀盐酸即第4次加入后,恰好反应完全,故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物质总共减少的质量=5g×4=20g,及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20g
设2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是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20g     y             x
$\frac{100}{20g}=\frac{73}{y}=\frac{44}{x}$x=8.8g    y=14.6g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14.6g}{80g}$×100%=18.3%
故答案为:(1)25;(2)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

点评 把握住记录数据中在发生着变化的数据,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规律,这是分析实验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这类题的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4月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2O—两个氧元素 B. 2N2—2个氮分子

C. FeSO4—表示硫酸铁 D. C60—60个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氧化物

B.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

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能够观察到现象的是(  )
A.NaCl、Ba(OH)2、Mg(NO32B.NaCl、Fe(OH)3、Ba(NO32
C.Na2SO4、MgCl2、Cu(NO32D.H2SO4、KOH、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来  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原料能够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这也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H3$\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4)小红用实验研究CO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①如图1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frac{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瓶子变瘪.
②取3mL瓶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将②中试管B继续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管B中的溶液变为紫色,有气泡冒出,试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钠离子Na+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Ca;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H2、CO2、O2可用如图中的同一种装置来制取,该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它们都可以用该装置制取的依据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其中有一种气体可用A、B两种装置制取,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主要含氢氧化钠)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NaOH$\frac{\underline{\;\;△\;\;}}{\;}$NaCl+NH3↑+H2O;制取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若用F装置收集NH3,气体应从b(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①的元素符号是Fe、Sn、Pb;
(2)已知某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金属锰和金属④的硝酸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2AgNO3=Mn(NO32+2Ag;
(3)请设计实验比较Mn和金属②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将锰浸入硝酸铜溶液中,观察到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强于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A.甲>乙>铜B.甲>铜>乙C.乙>铜>甲D.铜>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