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1)学出化学式:甲BaCl2、乙Na2CO3
(2)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和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丙和丁Mg+2HCl═MgCl2+H2↑.
(3)其中稀硫酸和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分析 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解答 解: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此甲、乙、丙、丁分别为氯化钡、碳酸钠、稀盐酸和镁;
(1)甲是BaCl2,乙是Na2CO3
故填:BaCl2;Na2CO3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Mg+2HCl═MgCl2+H2↑.
(3)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复分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OH和Na2CO3,为了测定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当所取样品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frac{\underline{\;1600℃\;}}{\;}$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MgO(填化学式).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经百度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③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温度;
④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蓝色沉淀.
(4)将5g含杂质的镁(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同学们学习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燃烧熄灭后,红磷有剩余,则集气瓶内没有(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不考虑气密性不好等因素).
(2)如图乙A所示,天平没有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小亮同学用图乙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的总重量为73.2g,然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完毕后,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现象是天平仍保持平衡(或称量结果仍为73.2g).
(3)图丙是在实验室里制得铁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A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②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③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石灰水回流至A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将A、E装置连接时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将A、B装置连接,B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H2O+CO2═H2CO3,将A、C 装置连接,实验开始后,若C中一直没有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底部蜡烛先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酚酞试液不变色,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2)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3)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4)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ac(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5)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或污染环境等(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军事上所用的黑火药成分是:硝酸钾占75%,硫占10%,木炭占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在农业上,可做复合肥使用B.火药是化合物
C.硝酸钾属于盐类化合物D.硝酸钾属于易溶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同学们对它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 I: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小明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他得出结论是“恰好完全中和”.
小华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她得出结论是“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小亮认为他们都是错误的.他认为小明错误的原因是如果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小亮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小华错误的原因,该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小亮认为正确的方法是要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判断,在测定酸碱度时用的实验用品有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棒和白瓷板等.
(2)探究 II: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2NaCl+BaCO3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少量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色.该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写出名称).
(3)探究 III:将一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久置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是多少?

方法一:取mg样品配成图A所示的甲溶液,关闭K1,打开K2,把甲溶液滴加到乙溶液中,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再将锥形瓶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出其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含量.如果乙是10%的氯化钙溶液,则溶液质量最好是A.
A.15mg B.30mg C.8mg
方法二:将图A和图B的a、b处连接起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取ng样品配成图A所示的甲溶液,将稀硫酸倒入分液漏斗中,关闭K2,打开K13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活塞,再将稀硫酸滴入甲溶液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根据注射器中的体积读数就能计算出氢氧化钠的含量.则注射器的体积最好是B(信息:常温下,该反应产生气体的密度为1.8g/L).
A.100nmL    B.250nmL   C.200n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2H,
(2)碳酸根离子:CO32-
(3)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