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已知氯气与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X,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分析解答X的化学式.

解答 解:求X的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2个钙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钙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还缺少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又因为X前面系数是2,所以X的化学式是水;
故答案:H2O.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对反应中某未知物质的结构与组成进行推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铁制品表面常有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铝制品表面几乎无锈,原因(用方程式表示)4Al+3O2═2Al2O3
(2)为了比较铁和铝的活动性,取铁丝、铝丝和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操作达到了实验目的,两次实验过程中一次有明显现象,一次没有明显现象,写出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B.2NC.Fe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或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活性炭来制作防毒面具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火灾现场D.用一盆水来预防煤气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A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野外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⑤过滤.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⑤②④C.⑤③①④②D.①⑤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明所在的化学研究性小组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提出了溶液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如小明提出可用溶剂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亮提出可用溶质与溶剂的微粒个数比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丽提出若溶液由两种液体组成,可用其中一种液体的体积分数表示,等等.请你加入该小组对有关溶液组成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溶剂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是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现有溶剂质量分数为98%的氯化钠溶液100g,欲使其溶剂质量分数变为96%,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D
A、将溶液蒸发掉50g水              B、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
C、向原溶液中再加入2g氯化钠       D、向原溶液中再加入$\frac{25}{12}$g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现有两组实验小组的同学参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甲组同学采用课本实验装置(图2),他们先用图1的组合装置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然后慢慢地将燃烧匙从上到下插入广口瓶中,目的使上、下层空气中的氧气都能得到充分消耗,直到橡皮塞塞紧瓶口,红磷在瓶中继续燃烧直到熄灭,等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但这样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大于1/5.请分析原因可能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由于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被赶出一部分
(2)该装置本身在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请分析其中一种缺陷,说明这种缺陷造成误差的理由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气体受热膨胀而出,最后进入液体多.
(3)乙组同学先查阅资料(如下表),然后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右端玻璃管上端开口(其它仪器忽略).
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
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黄白色固体44.1401.82
①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一段距离,此时他们应该怎样操作之后,才能读取左管页面的刻度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两边的高度使容器左右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出有关元素,按下列要求组成化合物
(1)可溶性碱NaOH;(2)金属氧化物Na2O;(3)酸H2CO3
(4)盐Na2CO3;(5)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CO或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