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生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硫酸铜的质量mm
加入镁粉的质量1.2g2.4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00g100g
实验现象紫色和蓝色固体及蓝色溶液紫色、白色固体、无色溶液
若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二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第一次实验后得到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实验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
 

(4)实验中加入硫酸铜的质量(m)为
 

(5)在第二次实验中,若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滤液蒸发掉6.2 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实验中所需的氢氧化钠,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由实验现象可知,反应有两个,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要求正确书写;
(2)由实验现象可知,第一次实验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有铜和氢氧化铜;
(3)由题意结合反应的关系式,根据镁元素的质量守恒解答;
(4)依据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根据镁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铜的质量;
(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解答;
(6)根据加水稀释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解答;
解答:解:(1)由实验现象可知生成的紫色固体为铜,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镁,反应有两个,即:Mg+CuSO4=Cu+MgSO4、MgSO4+2NaOH=Na2SO4+Mg(OH)2
(2)由实验现象可知紫色固体为铜,蓝色固体为氢氧化铜,故第一次实验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有铜和氢氧化铜;
(3)生成白色固体物质为氢氧化镁,
根据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关系式:
    Mg~Mg(OH)2
24     58
   2.4g    x
  
24
2.4g
=
58
x

(4)设,加入硫酸铜的质量为m,
 Mg+CuSO4=Cu+MgSO4
 24    160       
 2.4g   m        
24
2.4g
=
160
m
   
m=16g;
(5)设,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Mg~2NaOH
24      80
2.4g     y
24
2.4g
=
80
y

y=8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滤液蒸发掉6.2 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
100g-6.2g
×100%
=8.5%
(6)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z
(100g-z)×40%=8g
z=80g

答案:(1)Mg+CuSO4=Cu+MgSO4、MgSO4+2NaOH=Na2SO4+Mg(OH)2
(2)Cu,Cu(OH)2
(3)
24
2.4g
=
58
x

(4)16g
(5)8.5%
(6)80g
点评:本题难度很大,即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稀释问题等,需逐步分析细心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取用固体粉末
C、
闻气体气味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请计算求: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硝酸铵中氢氮元素质量比?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250㎏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2)为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小明将打磨过的铁丝、铝丝分别放入稀硫酸,通过观察他得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还需补做一个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其
 
性.
(2)试用文字解释为什么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3)工业上可用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独有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看,图1B表示
 
(填化学符号),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符号).
(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粒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Ⅰ、图Ⅱ是研究燃烧的条件的装置,试分析后填空:

图Ⅰ实验是利用不同物质在
 
条件下燃烧和不燃烧,来证实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
火点.仅用图Ⅱ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化肥的标签,请计算:
(1)NH4HCO3中氮、氢、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列式并计算)
(3)200g中NH4HC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4)多少克尿素CO(NH22中氮元素质量与200g 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质量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相应内容的意义:
(1)硝酸钙
 
; 
(2)3Fe2+中数字2表示
 

(3)氢氧化镁
 
; 
(4)2个碳酸根离子
 

(5)氦气
 

(6)硫酸铵
 

(7)3个二氧化氮分子
 

(8)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9)
+2
CuO
中的“+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