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发现家中燃气泄露,及时打开排气扇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爆品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C.根据易燃易爆品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分析;
D.根据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打开排气扇,故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
C.易燃易爆品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所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故正确;
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捂住口鼻匍匐前进,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1)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糖类.
(2)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羊毛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涤沦,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涤纶、羊毛.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可燃冰”不是冰         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C.“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D.“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4)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硬水有害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I、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NH3(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因为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破损的固态铵盐,它可能是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中的一种,请利用如图所示的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该铵盐是NH4Cl
猜想②:该铵盐是NH4NO3
猜想③:该铵盐是NH4HCO3
猜想④:该铵盐是(NH42SO4
【实验探究】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没有嗅到强烈的氨味,加入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液体,选用图中的稀盐酸溶液滴入试管中,无气泡放出,则猜想③不成立.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图中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④不成立.
步骤三:另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滴加图中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①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铝合金C.塑料洗衣盆D.羊毛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当AgNO3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2)当稀盐酸的质量滴加至20.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写出化学式)HCl
(3)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华雪同学为研究CuSO4•xH2O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CuSO4•xH2O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frac{\underline{\;\;△\;\;}}{\;}$CuSO4+xH2O↑.
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CuSO4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计算该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
(3)升温到t2℃,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④表示的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3
C.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D.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8.
②“11”指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Na+(填离子符号).
(2)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BC(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