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7?威海)追踪科学家的足迹
材料1: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摸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1)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l晶体,过滤,得到NH4Cl.
材料2: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溶解度
10℃20℃30℃40℃50℃
NaCl35.836.036.336.637.0
NH4HCO315.821.027.0------------
NaHCO38.19.611.112.7----
NH4Cl33.337.241.445.850.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你选择的制备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工业生产中,要获得生产纯碱的原料CO2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以为原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检验③中的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的方法是.
(4)在②中,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溶液变成了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析出晶体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在③中,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后,溶液中数量减少的离子有;滤液中仍然存在的离子有.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在20℃时,向含NH4HC03 21g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食盆.试通过计算说明,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为什么会有NaHC0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I晶休析出?理论上能析出多少克NaHCO3?(友情提示:本小题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H4HC03:79; NaCl:58.5; NaHC03:84,NH4CI:53.5).
【答案】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废物少,且部分物质能循环利用,(3)要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使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此时需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可以加入硝酸酸化,(4)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电离所得的离子,离子结合以固体形式析出则离子数量会减少,(5)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进行物质间的有关计算.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03+2HCl=CaCl2+CO2↑+H2O,石灰石,CaCO3CaO+CO2↑;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废物少,且部分物质能循环利用,故选AB;
(3)要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使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此时需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可以加入硝酸酸化,所以本题答案为:取③中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若不产生生白色沉淀证明不含氯化钠,反之则含氯化钠.
(4)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碳酸氢铵能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氯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析出的晶体是碳酸氢钠,故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会减少,此时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所以本题答案为:NH4+、HCO3-、Na+、C1-,HCO3-、Na+,NH4+、HCO-、Cl-、Na+,NH4HCO3+NaCl=NH4Cl+NaHCO3
(5)解:设21gNH4HCO3完全转化能生成NaHCO3的质量为x,能生成NH4Cl的质量为y
NH4HCO3+NaCl═NH4Cl+NaHCO3
79      53.5         84
21g      y           x
=
x=22.3g
=
y=14.2g
根据四种物质的溶解度,20℃时,1OOg水最多能溶解9.6gNaHCO3,37.2gNH4Cl.因为22.3>9.6g,所以有NaHC03析出,
理论上可析出NaHC03的质量:22.3g-9.6g=12.7g,因为14.2g<37.2g,NH4Cl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可能有NH4Cl析出.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钠的制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威海)下面是小洁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材料B.化学与环境
玻璃--硅酸盐材料
塑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玻璃钢--复合材料
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污染
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能源
甲醇--能导致失明
CO气体--能使人缺氧而致死
海洛因--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汽油--化石燃料
酒精--生物燃料
核能--化学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威海)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自然环境中物质的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各圈层之间自发地流动转移.如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无机物循环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你根据示意图中给出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判断,生物圈中一定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
C H N等
C H N等

(2)示意图中,由分子构成的含氮元素的物质有
3
3
种;写出一种岩石圈中存在的复合肥料的化学式
(NH43PO4
(NH43PO4

(3)根据示意图,请你列举一个通过物理变化实现 物质由大气圈向水圈转化的事例.
降雨
降雨
.要实现碳元素由大气圈向岩石圈转化,请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4)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中物质的循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气质量的急剧恶化就是一个例证.从大气中各气体含量变化的角度看,目前显著增加的气体有(写出两种气体)
CO2
CO2
SO2
SO2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分别是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酸雨
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威海)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①可能是氢气;②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请针对你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图:
①操作1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
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
,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
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
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CuCl2=FeCl2+Cu
Fe+CuCl2=FeCl2+Cu

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
完全除去过量的A
完全除去过量的A
,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
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目的已经达到
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目的已经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威海)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图表提供的资料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