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7g。
(1)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5g,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课中,各小组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实验操作 |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 ,操作③的名称是 ,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引起的,而缺氧窒息又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发生火灾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燃烧匙内木炭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有关。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日常生活实例)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液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水反应)
(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生氧剂中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6.1克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到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5克问:(1)制取的氧气是多少克?(2)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百分含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中我们接触过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
(1)请你分析出胆矾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FeSO4·7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2)铁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大部分来自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补充铁,计算每天约需要服用含FeSO4·7H2O片剂的质量。
温馨提示 胆矾(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4×16)+5(2+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 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