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
(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4%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mL(水的密度1g/cm3).
(2)若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1)2;48;(2)①25;②烧杯 【解析】 (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4%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50g×4%=2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2g=48g;水的密度为1g/cm3,则48g合48cm3=48mL. (2)①设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 × 8% =" 50g" × 4%,...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食盐水集气法
D. 向上排空气法
D 【解析】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用排水法和排食盐水收集,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共同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 【解析】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烟雾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D.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又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塘沽十一中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盘中添加砝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左盘中增加氯化钠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如图B),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04 g/cm3),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②本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溶液分别装入___中(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3;D;偏小24;25;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细口瓶 【解析】 根据溶液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以及胶头滴管等。 (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 ②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当右盘低时,说明右盘重,需要继续加入氯化钠; ③仰视读数会导致测得的水的体积偏大,水多,则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 1.5 mL B. 2 mL C. 3 mL D. 4 mL
B 【解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设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0.5 g=(0.5 g+x)×20% ,解得x=2 g,水的密度ρ==1.0g/ml,故水的体积=2 m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
观察;推理归纳演绎 【解析】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归纳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A 【解析】 试题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收集气体并观察,故答案选择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元素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用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
A. Ag B. Cl C. Al D. AL
C 【解析】 试题元素符号的书写是:一个字母组成的要大写,两个字母组成的要一大二小。A表示的是银元素,B表示的是氯元素,C表示的是铝元素,D书写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