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小米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蜡烛燃烧的实验后,在实验室与同学继续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探究一】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 题,小亮、小刚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小亮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小刚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或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本实验条件下,高蜡烛先熄灭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爬向门外B.成站立姿势逃跑C.打开门窗跳出
【探究二】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1)査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水蒸气.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小明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小亮、小光的猜测.
【解释与结论I (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小明的猜测是正确的.
(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分析 【探究一】(1)结合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火焰熄灭的原因.
(2)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来分析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探究二】
【实验探究】①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但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
②根据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判断白烟中是否含水蒸气;
③检验是否是石蜡小颗粒时,可用再点燃的方法来验证,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物质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蒸气;
【解释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探究一】(1)两只蜡烛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当将其中的氧气消耗掉时就会因满足不了燃烧的条件而熄灭.
故答案为: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
(2)甲同学认为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气体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从而使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下沉而导致下层蜡烛先熄灭.
用毛巾捂住鼻子可以防止吸入一些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以上实验获知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上升,故因采取较低的姿势逃生.在高楼打开窗户跳出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大.
故选A.
【实验探究】
①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小亮同学的做法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②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雾,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是水蒸气;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因为蜡烛具有可燃性,这为小明同学的说法提供了依据,同时可排除小亮、小光同学的说法,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解释与结论】(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小明的猜测是正确的.
(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答案:
【探究一】(1)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2)A;
【探究二】
【实验探究】
①变浑浊;
②水蒸气.
③小明; 小亮、小光;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解释与探究
(1)小明;(2)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点评 本题考查蜡烛燃烧后白烟的成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为蜡烛的小颗粒,所以我们若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时,白烟又会燃烧起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B.试管C.蒸发皿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员提供了如下器材和若干化学药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AFG(填写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前先将气体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填“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H时应从b(填“b”或“c”)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6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安撤阜阳一个学校实验室因化学实验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火灾亊故.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对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可以带出实验室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
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关问题.

(1)如图1是甲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40mL空气,给装有铜粉的玻璃管加热,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①装置一比装置二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有利于空气流通,反应更充分.
②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15mL 10mL
由此数椐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1%(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粉的量太少、装置漏气等.(任写两条)
(2)如图2是乙组同学配制溶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
①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②⑤①④③;
②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8.2g;
③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3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
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3)356g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