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②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③钻木头克服摩擦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钻木取火,是因为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故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②.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燃烧及事故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含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的碘片,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碘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
(2)这两种碘原子的关系是A.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元素(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4)碘元素在人体中是一种微量(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若缺乏碘元素会甲状腺肿大,请再举一个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例子钙元素人体缺乏时会引起骨质疏松;幼儿缺钙会患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除去CuSO 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现有A~G七种常见物质,C和F都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含有氯离子的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H2,D为FeCl2,F为Cu;
(2)以上4个转化的反应中共发生了2个置换反应.
(3)写出物质A和B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4H2$\frac{\underline{\;高温\;}}{\;}$3Fe+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加湿器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发生分解D.分子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用语表达中,正确的是(  )
A.2个氧分子:2OB.一氧化碳:CoC.3个氦分子:3HeD.氧化钠:N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