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D元素与上图中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____7(﹥、﹤、=)。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乙:______;C:______。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诊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 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1)白色沉淀A是什么?
@@@(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1)白色沉淀A是CaCO3,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 |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______ | 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 |
II |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_ | |
III | 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 ______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拓展提升)
(1)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3)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反应硫单质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其中生成物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D.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