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 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甲是固体,乙、丙是气体;A. B. C. D. E都是化合物,很多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 D._________。
⑵ 写出反应C → 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一轮 专题3 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1 题型:单选题
“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 CO2 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低碳”是指较少的CO2排放 D. “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一轮 专题2 水 练习 2 题型:单选题
H2O, O2, SO2, Fe2O3, CaCl2, KMnO4, CuSO4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一轮复习化学专题练习:专题3 第1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 题型: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 ,若实验室制CO2,应选用 (填序号)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H2,则实验室制取H2气体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接 (填序号),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H2的密度比空气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一轮复习化学专题练习:专题3 第1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②③⑤⑥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一轮复习化学专题练习:空气和氧气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大小关系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KN03 20℃时溶解度大于80℃时溶解度
B.水通电时,产生H2的体积大于O2的体积
C.加热KCl03时,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大于不使用Mn02产生氧气的量
D.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高于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前,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2:不能代替,查阅资料知金属镁很活泼,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 |
Ⅲ |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2/5 |
【解释与结论】
(1)Mg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
(3)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测猜想2成立的现象证据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该小组认为,即使步骤Ⅲ中水的体积恰好占集气瓶体积的1/5,也不能说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组中同学对镁条与瓶中气体的反应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甲同学认为镁条先与O2反应,乙同学认为镁条先与N2反应。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猜想,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待镁条熄灭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 题型:填空题
将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硫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 (2)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__________;(4)氯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