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则该化肥不可能是_____。

(2)另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化肥不可能是_____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可知该化肥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尿素NH4HCO3(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 【解析】 (1)因为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四种化肥中只有尿素不是铵盐,所以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时,该化肥一定不是尿素; (2)因为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滴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此化肥一定不是碳酸氢铵; (3)剩余的两种化肥NH4Cl、(NH4)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3物质的变化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解析】 试题①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②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属于化学变化;③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如何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④指示剂的变色实验是利用了指示剂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②④,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43;92 【解析】 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内质子数为92,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也为92,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5-92=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钯﹣137的说法正确的(   )

A. 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 铯﹣137相对原子质量为55

C. 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 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解析】 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铯-137的质子数为55,则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铯-137相对原子质量为55+82=137,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铯-137的质子数为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中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如下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下图可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g,本实验溶解3.6 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______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沙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3610蒸发结晶时所需时间长 【解析】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泥沙不溶于水; (2)本实验四次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过滤时引流;第三次:蒸发时搅拌;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晶; (4)如图2可知,20℃时NaCl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D 【解析】A.无色溶液B的溶质有硝酸钙、硝酸钠,错误;B.该实验中只涉及置换反应,错误;C.原溶液中的杂质有氯化钙、也可能含有硝酸钙,错误;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OH+H2SO4=Na2SO4+H2O B.Fe+2NaCl=2Na+FeCl2

C.6HCl+Fe2O3=3H2O+2FeCl3 D.3KCl+Al(NO3)3=3KNO3 + AlCl3

C 【解析】 试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这两条原则;A选项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选项金属铁的活动性比金属钠的弱不能发生反应,违背了客观事实;C选项是正确的书写;D选项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违背了客观事实;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B. 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 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C 【解析】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x+14+16×2=89,x=7;A、丙氨酸(C3HxO2N)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36:7,故B错误;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x+14+16×2=89,x=7,故C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3《物质变化》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 B. 锅炉爆炸

C. 铁器生锈 D. 湿衣服晒干

C 【解析】 A、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过程中只是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锅炉爆炸是气压过大引起的,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器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湿衣服晒干只是水分的蒸发,此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