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该图进行的是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_____杂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此操作完成后得到的水是_____(纯净物、混合物),若该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称为_____,用_____能够区分,日常生活中除去水中钙镁化合物的方法是_____若得到净化程度更高的水的方法_____

【答案】过滤 不溶性固体 引流 混合物 硬水 肥皂水 煮沸 蒸馏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该图进行的是过滤操作,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的作用是引流;操作完成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故是混合物;若该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称为硬水,用肥皂水能够区分,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日常生活中除去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常用方法是煮沸,得到净化程度更高的水的方法是蒸馏。

故填:过滤;不溶性固体;引流;混合物;硬水;肥皂水;煮沸;蒸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1)请把以下的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物质

类别

性质

对应的用途

①石墨

单质

质软滑腻

_____

②氦气

_____

通电发有色光

制霓虹灯

_____(写俗称)

氧化物

汽化吸热

人工降雨

2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宏观现象:点燃a 处气体,产生_____色火焰。

. 微观上述微观示意图所示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微粒是氢原子和_____

. 符号表达: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中Ⅰ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在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看到的现象为_____

3)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取长时间使用的溶室喷头上附着的白色固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钙Ca(HCO3)2)]按下图装1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

[提出猜想]从组成物质元素的角度分析:(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

(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2等。

[设计实验]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___________

结论2: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上述操作2中存在的实验不足是__________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认为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其余同学不同意此观点,原因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会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提示: Cu2OH2CO32CuO +CO2↑+H2O]

A.4.8%B.9.6%C.50%D.5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酸与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提出问题)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

(实验与结论)秦思和石建分别选了不同的酸碱进行实验ABA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根据A中现象,秦思认为酸碱能发生反应。据B中现象,石建认为无法确定其中的酸碱能否反应。经思考讨论后,进行实验C,通过_____的现象,证明了_____(填一种离子的变化情况),进而证明了其中的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证据与解释)裘臻进行实验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多次滴加稀盐酸,测定溶液pH,绘制溶液pH随加入的稀盐酸变化的曲线图E。得出与C相同的实验结论的依据是_____

(反思与分析)实验ACD,通过不同的证据,都能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通过比较,崇湜发现从_____角度分析,实验A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是酸与碱反应的实质。通过归纳,发现酸与碱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归纳提炼)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探究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设计思路是:通过明显现象,证明__________。探究酸碱反应的实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借助其他试剂或仪器,证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上同学们进行实验验证酸的性质。

I. 与指示剂作用。

1)在白色点滴板孔穴13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_____色。

2)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孔穴24中,观察到孔穴4中溶液为无色,而孔穴2中溶液变为橙色。同学们猜想孔穴2中的异常现象与硫酸溶液的浓度过高有关,并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该猜想正确:取少量上述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II. 与铁锈反应。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1

锈蚀铁钉+10 mL 稀盐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较快消失,溶液颜色变黄。

2

锈蚀铁钉+10 mL 稀硫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缓慢,溶液颜色未变黄。

(提出问题)实验12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SO42-

(假设猜想)可能和溶液中阴离子不同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3

锈蚀铁钉+10 mL稀硫酸 + _A_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比实验2快,溶液颜色变黄。

4

锈蚀铁钉+10 mL稀盐酸 + Na2SO4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比实验1慢,溶液颜色变黄。

(解释和结论)

3)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1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

5)实验3中,物质A_____

6)结合实验14,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是三种初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如图。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YO2,则XZ可分别为COCO2

B. YC,则XZ可分别为CO2CO

C. YH2O2,则XZ可分别为H2OO2

D. YFe,则XZ可分别为Ag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