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  )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气体受热膨胀分子受热变大
B1mL酒精和1mL水混合,体积小于2mL分了是有质量的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B、BC、C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具有微粒的特性: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气体受热膨胀,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故A选项解释错误;
B、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氧化汞分子变化成了氧分子和汞原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用途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金属切割
B、利用铜线做导线
C、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灯泡寿命
D、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和日本化学家野佐良治教授以及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以表彰他们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重大贡献.环氧化(R)丙烯醇(化学式为C3H6O2)是沙普利斯教授应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该物质用于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计算:
(1)C3H6O2 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C3H6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求3.7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白云石化学式为CaCO3?xMgCO3.以它为原料,可制取耐火材料MgO.称取27.6g白云石样品,高温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CO2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3
B、该样品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 g
C、x=2
D、该样品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中MgO的质量是4.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五个品牌味精(A、B、C、D、E)中NaC1的含量进行测定.下面是该小组所做的实验步骤:
①称取某种品牌味精样品m克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
②(待填).
③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④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m1克.
味精品牌ABCDE
样品质量m(克)10.010.010.010.010.0
沉淀质量m1(克)4.74.84.84.95.2
⑤实验数据记录.
(1)补齐实验步骤②
 

(2)求D品牌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
(3)合格味精标准是:谷氨酸钠含量≥80.0%,氯化钠含量≤20.0%.这五个品牌的味精不合格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玻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①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②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1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
 
再开始收集,观察到收集满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4)写出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5)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图2是实验室常用的五种装置.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
 
 (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
 
 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