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工业炼钢
B.
     榨菜果汁
C.
      煤炭燃烧
D.
      炸药爆破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工业炼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榨菜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炸药爆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
(2)如若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A(选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较纯净的氧气,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若选择装置H收集氧气(H中原来是空气且正放),则气体从c管(选填“c”或“d”)进入;
(4)图中D装置比B装置多用一支小试管,D装置的优点有②③
①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②节约药品      ③可形成液封防止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下列物质分类.
A.人体呼出的气体   B.氧气  C.水蒸气   D.液氮  E.自来水   F.铜   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钢铁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钢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跟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除采用在其表面涂油漆的方法外,还可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任填一种方法).
(2)某钢铁厂为分析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20g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CO气体还原,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CO反应)后冷却、称重,质量为15.2g.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我们做过的化学实验中,多次用到有夹持作用的工具.
(1)在“铁丝的燃烧”实验中,不能用手拿铁丝,只能用坩埚钳夹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烫伤.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除了注意用外焰、管口不对人、液体限量等要求以外,正确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也很重要.
(3)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取放砝码也不能直接用手,而需要用镊子夹取,这样可以防止砝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下列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①.
①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09     
②该元素符号为Si
③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④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
(2)从B~F的微粒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BD,
②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CF,
③F表示的离子符号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测定空气的成分
①整个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②该实验结束若水进入集气瓶的量超过集气瓶上方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原因是燃烧的红磷放入集气瓶后没有及时盖紧橡胶塞;忘记夹紧弹簧夹

2探究分子运动
③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无明显变化.
④从实验现象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瓶底没有放水或细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②④(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C(填字母)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3)优氯净(C3O3N3Cl2Na)常用于水处理,由5种元素组成,其中C、O、N元素的质量比为6:8:7,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氯(填名称).
(4)图1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l2+H2O→HCl+HClO,反应中氧化物的化学式H2O;
②N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M及另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ClO$\stackrel{光照}{→}$HCl+O2,属于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③为了探究N的漂白性,结合上述微观示意图,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资料:
a.N是一种不稳定弱酸,仅存在于溶液中,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如石蕊、品红)褪色,有很强的漂白作用.
b.Cl2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Ⅰ.通入干燥的Cl2后,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和水的混合物能使红色布条褪色
Ⅱ.为了证明是N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盐酸和红布条的实验.
Ⅲ.烧杯中NaOH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实验中,仍能闻到轻微刺激性气味,可能原因是NaOH溶液浓度太低.老师建议,可将C中导管与D相连,这样做的优点是增加Cl2和NaOH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Ⅳ.取实验后B中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含有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E是CaO,B一定是酸B.若E是NaOH,B一定是酸
C.若E是HCl,B一定是碱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