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图是3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表示硝酸钾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小于硫酸锂.(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总结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不同点: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硫酸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点: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P点表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因为p点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方;2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小于硫酸锂的,因为硝酸钾有固体析出,硫酸锂质量分数没有改变;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点,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硫酸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点,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解答 解:(1)P点表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因为p点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方;故答案为:不饱和
(2)2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小于硫酸锂的,因为硝酸钾有固体析出,硫酸锂质量分数没有改变;故答案为:小于
(3)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点,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硫酸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点,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故答案为:不同点: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硫酸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点:氯化钠和硫酸锂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D.向碎鸡蛋壳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海水晾晒制得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在实验室里用一定质量的粗盐制备精盐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2NOH+MgCl2═Mg(OH)2↓+2NaCl
(1)操作a是过滤,X是Na2CO3溶液.
(2)第①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Cl2=BaSO4↓+2NaCl.
(3)第③步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此步骤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餐具比铁制餐具更耐腐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已知醋酸的水溶液中存在CH2COO-和H+,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3)山药的黏液中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皮肤沾上后会发痒,为止痒可涂抹厨房中的食醋(或柠檬汁)等显酸性的物质.
(4)钡餐透视时需口服硫酸钡,若误服碳酸钡(BaCO3)会与胃酸反应而中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其反应示意图可表示如图,请用微粒观点解释该反应的实质Ba2+和CO3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2++CO32-═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长颈漏斗末端必须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顺着长颈漏斗跑掉.
(4)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
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紫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范围为0.9-1.5
B.碘摄取量过多也能导致甲状腺肿大
C.维生素在人体内部不能合成
D.油酯、蛋白质、糖类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油脂是主要供能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
[表达交流]甲组同学加入氯化铜溶液,没有观察到蓝色沉淀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1)如果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铜一定产生蓝色沉淀,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乙组同学的实验也能得出了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则乙组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2)加入铁粉后无明显现象,或有气泡产生;
[探究活动2]得出实验结论后,两组同学欲将所得的甲组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组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铜;
乙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铜、氯化氢;
丙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氢、氢氧化钠;
[交流讨论]三位同学的猜想不正确是(3)丙同学,理由是:(4)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在溶液中是不能共存的,且加入氯化铜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铜.
[探究活动2]乙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又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取甲组所得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此过程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NaOH+HCl═NaCl+H2O;若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整个过程中溶质的变化情况为(6)氯化氢的质量减少至消失,氯化铜的质量减少至消失,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解释与结论]由上述实验,乙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进正确的,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不仅与生成物的待征有关,还与(7)反应物的用量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关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
ACO2(HCl)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铁粉(锌粉)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CO2溶液(CO)通入氧气后,点燃
DNaCl溶液(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是非金属元素B.镁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D.镁原子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