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闻到饭菜的香味: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夏天气温高,原子之间间隔受热变大
(3)水通电后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4)白糖放到水中后,消失了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进饭店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饭菜的香味.
(2)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原子之间间隔受热变大.
(3)水通电后分解是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4)白糖放到水中后,消失了
(1)糖放到水中,水变甜了,是因为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夏天气温高,原子之间间隔受热变大;(3)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4)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盘上放的砝码为10g,游码在0.4g的位置上,指针偏向最左端,所称量的药品质量
(  )
A.大于10gB.等于10 gC.小于10 g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请分析有关干冰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
(1)干冰升华时吸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现象,原因是水+二氧化碳→碳酸(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乱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1)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填”白烟“或”白雾“);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五分之一体积.
(2)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
(3)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5)实验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放红磷?红磷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是固体
(6)红磷瓶内预先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溶解五氧化二磷,降低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7)已知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而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求1个磷原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 A 的名称:分液漏斗.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 A 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 A 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气密性.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猜想Ⅰ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用选用的装置是AE(选填序号)
(2)A装置氧气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活塞的关闭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写出一条)
(3)C收集气体,指出错误: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错误的后果是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4)用改正后的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5)用BE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应结束后,应先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填“熄灭酒精灯”或“导管移出水面”)以防止先熄灭酒精灯,试管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引起水倒吸导致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一定比分子小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016年2月2日新华网报道,南开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双功能的高效催化剂.下列物质中,常用来做分解氯酸钾制氧气这一反应的催化剂的是(  )
A.硫粉B.硫酸铜C.二氧化锰D.氧化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位置,如图不能正确表示各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