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做完加热铜片的实验后,小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10g此样品,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9.2

8.4

7.6

7

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10g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计算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4.9%

【解析】

解:(110g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10g7g=3g

2)第一次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0g9.2g=0.8g

设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0.98g

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9%

答:(1)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3g

2)加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____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需将气体先通入硝酸银溶液,以除去_____ (填化学式),再将其体通入_____________溶液中,除去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局部。请认真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

2)若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Y_____

3)由原子序数为815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4)表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有_____种,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全部写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

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 甲实验: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说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氧气

B. 乙实验:通过检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C. 丙实验:闭合开关后,导体AB自动向左或右摆动,说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 丁实验:小磁针转动,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乙醇、氧气、一氧化碳、氧化铁、碳、氧化铜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C能使人引起煤气中毒,EF都是黑色固体。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EF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0%

D.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忽略水分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___________装置吸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