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丁二酮(C4H6Ox)可用作糖果增香剂.请计算:
(1)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则x的数值为2.
(2)17.2g的丁二酮含碳元素的质量为9.6 g.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12×4+1×6+16x=86,则x=2.
(2)17.2g的丁二酮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7.2g×$\frac{12×4}{86}×$100%=9.6g.
故答案为:(1)2;(2)9.6.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集气瓶.
(2)B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完善.
(3)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B(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O2,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
(4)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b→h→i→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鉴别羊毛与涤纶,用灼烧的方法
B.冰与干冰,取样观察在常温下冰变为液体
C.酒精和白醋,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D.鉴别二氧化锰和碳粉,观察颜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A为胃液成分,可帮助消化;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则B是氢氧化钠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的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俗称熟石灰;D是苛性钠;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Na2CO3,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向氯化铜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Cu+ZnCl2,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Zn、Cu,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ZnCl2、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进行拼图游戏.游戏规则是“”相连的物质间均相互发生反应,其中C和E反应有气泡产生(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E的化学式是Na2CO3
(2)A的一种用途灭火;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泡菜是常见的腌制食品,因含亚硝酸盐(如NaNO2)而引发人们的关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腌制泡菜时,蔬菜中的NaNO3转化为NaNO2.食用泡菜时,NaNO2与胃酸反应生成HNO2.HNO2不稳定,转化为某氮氧化物(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进入血液而中毒.
(1)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HCl=NaCl+HNO2
(2)图1为泡菜生产和食用时涉及的四种含氮物质的类别及氮元素化合价关系图.其中,L的化学式为NO2
(3)为检验某无色溶液是NaNO2还是NaCl,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稀盐酸出现红棕色气体该溶液为NaNO2溶液

Ⅱ.室温下,用3%、5%和7%的食盐水浸泡蔬菜,浸泡不同时间获得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图2所示.若往食盐水中添加少量维生素C,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
(4)配制3%的NaCl溶液2000.0g,需用托盘天平称取60g的NaCl.
(5)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越迟(填“越早”、“越迟”或“无影响”).
Ⅲ.实际上,只要合理制作、食用泡菜,将有效避免(或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6)列举一条避免(或降低)食用泡菜对人体危害的措施.
答:不同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需要认真分析题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活事件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浯溪碑林雕刻 B. 用葡萄酿酒

C. 羊角塘鞭炮爆炸 D. 铁杵磨成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完成实验后留下的废液中含有K2CO3、KCl和Na2SO4三种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流程回收KCl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步骤③判断盐酸适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混合液C中的溶质是KCl和NaCl,观察溶解度曲线,步骤④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______、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以下,晶体表面的杂质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