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的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中N、O元素质量比为14:138

BN(NO2)3中N、O两种原子的个数比4:6

C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4%

DN(NO2)3的摩尔质量是15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学式:N(NO2)3N、O元素质量比=14×4:16×6=7:12,错误,B、N(NO2)3中N、O两种原子的个数比4:6,正确,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4/152×100%=36.8%,错误,D、N(NO2)3的摩尔质量是152g/mol,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原料炼铁,焦炭可以产生反应所需的一氧化碳,还能为反应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所示回答:

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煤气燃烧 C、美酒飘香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4分)水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I、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3)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氧化钙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水在工业生产中也很重要。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

[资料卡:石灰水中的溶质是一种碱——Ca(OH)2]

(4)已知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一种碱,D是一种酸。写出金属铝和酸D反应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5)B的化学式为

(6)工业上电解食盐水是在立式隔膜电解槽中进行,产生的Cl2和气体A在两处逸出并分别收集、储存。

已知20,S(NaCl)=36g,则室温下,68 kg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

电解一段时间,当收集到氯气的质量为0.71 kg时,列式计算生成的B的质量

0.71 kg氯气和A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酸D。若酸D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则其中水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 (填字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用 装置进行收集。

(3)某同学用B和F两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4)若用H所示的医用塑料袋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则氢气的导入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SO2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收集一瓶SO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B1molSO3比1molSO2多一个氧原子

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18gH2O中含有2mol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