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除了已学过的方法外,还可采用加热分解氯酸钾(KClO3)固体的方法.已知反应前后氯酸钾的质量等于氯化钾的质量与氧气质量的和.下列表示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过程中,加热时间(t)与相关量的变化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该题考查了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各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以及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质量越来越少,生成物的质量越来越多,但是生成物的质量并不是随时间的延续而无限的增加的.

解答 解:A、加热分解氯酸钾(KClO3)固体的方法制氧气,刚开始不产生氢气,加热一段时间才生成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氧气的质量便不在发生变化.故A图象是错误的.
B、加热分解氯酸钾(KClO3)固体的方法制氧气,刚开始不产生氢气,加热一段时间才生成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氧气的质量便不在发生变化.故A图象是正确的.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不会随反应的时间发生变化,故C图象是正确的.
D、加热分解氯酸钾(KClO3)固体的方法制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故D图象是正确的.
答案:BCD

点评 该题把化学的知识与数学的函数图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要全面的发展,不能偏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表是空气中部分组成成分的沸点,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沸点(t℃)
氮气-195.80
氧气-183.00
氩气-186.00
二氧化碳-78.44
(1)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把空气降温加压后,先液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液化后升高温度,先逸出的气体是氮气.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大量的氧气,该
方法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
C.将H2、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加水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D;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E.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密度和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1)请仔细分析图中装置A的特点,推测该装置可用于上述制氧气方法的有ab (填a、b或c);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如图中的B(填“A”或“B”);
(3)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4)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A,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里进行,以及常见仪器的使用也要了解,否则实验将无法安全有效的完成.
现有①镊子 ②滴管 ③烧杯 ④试管 ⑤托盘天平 ⑥药匙,将实验室里做下列实验时所用的仪器标号填在横线上(每种仪器只选用一次):
(1)取用粉状药品时使用⑥     
(2)取用、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使用②
(3)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④     
(4)称量固体药品应使用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食盐水B.二氧化碳C.氢气D.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不正确,因有氢氧化钠存在,滴入几滴稀盐酸量太少,不会立即出现气泡,但Na2CO3有可能存在.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所加的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在废液中加酸至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鸡蛋壳(主要成份是CaCO3)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的现象是木条熄灭,可用CaCO3+2HCl═CaCl2+H2O+CO2↑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并产生气泡,可用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