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集气瓶 C. 烧瓶   D. 试管

D 【解析】 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空气的成分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雾霾、PM2.5、空气质量等词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实生活中,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简单的说,雾是湿的,即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干的,即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物,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

当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哪是雾,哪是霾。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的天气,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相互转化。

PM2.5并非雾霾的“代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要依据空气质量分指数(英文缩写为AQI)。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

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面对雾霾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尽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1)对雾和霾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A. 雾和霾一定都是污染物 B. 霾天中的能见度比雾天要差

C. 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 D. 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2)PM2.5对人体的______影响最大。

A. 呼吸系统 B. 神经系统 C. 循环系统 D. 泌尿系统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 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下列是北京天气预报内容,可知这几天内属于重度污染的有________天

日期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空气质量指数

39

139

208

198

279

302

(5)你对人们应对雾霾天气的建议是________。

C,DAC2减少外出、户外运动等 【解析】 (1)A、雾不一定是污染物,错误;B、霾天中的能见度不一定比雾天要差,错误;C、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正确;D、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正确; (2)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 (3)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正确;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正确;C、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3物质的变化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①铁制成炊具 ②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 ③洗涤剂清洗餐具 ④盐酸制药 ⑤浓硫酸作干燥剂 ⑥石灰浆粉刷墙壁;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a________,包括事例为b________(填序号).

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②④⑥(或①③⑤) 【解析】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①铁制成炊具,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②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是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③洗涤剂清洗餐具,是利用了洗涤剂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3)欲给100 mL水进行加热,除了需要带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

GC(可含A)F和H(可含AC) 【解析】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用钥匙或纸槽,故选G。 (2)量取液体的体积用量筒,故选C。 (3)给100 mL水进行加热要用到酒精灯,和烧杯,故选F和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液体体积 B. 倾倒液体 C. 闻气体气味 D. 给液体加热

C 【解析】 试题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关于“水果打蜡”的科普短文。

农科院的专家给夏橙打上一种食用蜡﹣﹣蜂蜡。目的是为了防腐保鲜,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蜂蜡的主要成分C46H92O2,是由十六烷酸(C16H32O2)与三十烷醇(C30H62O)形成的脂,人体接触少量食用蜡不会产生危害。但是,用工业蜡(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xHy)处理水果,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蜂蜡遇热会熔化,把打了蜂蜡的水果放到热水中,水中浮起一层蜡,因此打蜂蜡的水果可用热水清洗。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十六烷酸(C16H32O2)由_____ 种元素组成,夏橙中的维生素C_____(填“是”或“不是”)人类营养物质。

(2)依据短文内容归纳蜂蜡的物理性质_____。

(3)十六烷酸(C16H32O2)和三十烷醇(C30H62O)反应生成蜂蜡(C46H92O2)和另一种物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

(4)请配平工业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CxHy+_____O24xCO2+2yH2O

3是熔点低H2O(4x+y) 【解析】 (1)由化学式可知,十六烷酸(C16H32O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维生素是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所以夏橙中的维生素 C是人类营养物质。(2)由蜂蜡遇热会熔化可知,蜂蜡的熔点比较低。(3)十六烷酸(C16H32O2)和三十烷醇(C30H62O)反应生成蜂蜡(C46H92O2)和另一种物质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X和Y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2H4 B.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Y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1 D. Z可作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C 【解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1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X的化学式为C2H4;1个Y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Y的化学式为H2O;1个Z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Z的化学式为C2H6O。X的化学式为C2H4,A正确;Z的化学式为C2H6O,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B正确;Y的化学式为H2O,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溶液的形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A. 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 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C 【解析】 A、对不饱和溶液来说,通过蒸发也可能会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然后有固体析出,故A错误;B、降温有固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温度改变,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故B错误;C、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前提下,饱和溶液已经不能再溶解溶质,故C正确;D、溶剂变多,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都不会有固体析出,故D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8g﹣30g=1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乙的质量为41g﹣25g=16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9g﹣1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