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A.Fe3O4一氧化铁B.O2-2个氧原子C.2N-2个氮元素D.2H2-2个氢分子

分析 A、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A、Fe3O4从右向左读,读作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可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如图所示),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它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指出她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3)小明认为小红的结论不准确,她认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这种可能是硫酸过量.
(4)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
(5)小明同学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C(填字母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汽车轮胎中可压入大量空气-分子间有间隔
D.天然气(CH4)燃烧生成CO2和H2O-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①元素;②原子;③分子.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NaCl.(填化学式)
(3)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2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Al,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石油主要含有碳、氢等元素.下列说法说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不可得生的能源
B.石油的分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D.用离压水枪向着火的油罐喷水,降低了石油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原理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原理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随处可见.
(1)铝制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的成分是氧化铝.
(2)铁锅用后及时洗净擦干可以防锈,原理是减少和水的接触.
(3)长期堆放的干草易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干草”是可燃物.
(4)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一定质量37%的浓盐酸加热蒸发掉20g水,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  )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