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另外选择装置A还可以用其他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请讲出其中的一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小强同学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发生装置选择(填字母);收集装置选择(填字母),选择该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 收集气体后如何检验集气瓶中装的是否是氧气?
(5)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答案】
(1)试管;酒精灯
(2)2KClO3 2KCl+3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导管(合理均可)
(3)A
(4)2H2O2 2H2O+O2↑;;B;C或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1)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2)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 2KCl+3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说明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如:加热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未预热,收集完毕先熄灯后移导管,导致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等;故填:2KClO3 2KCl+3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导管(合理均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用烧杯和玻璃棒;故填:A;(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2H2O+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C,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故填:2H2O2 2H2O+O2↑;B;C或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5)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氧气的制取装置的相关知识,掌握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以及对氧气的收集方法的理解,了解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磷的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Na5P3O10中没有出现的是(
A.﹣2
B.+1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A.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
B.隔绝了氧气
C.温度更低
D.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1约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为“绿色发展”,把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作为目标.会场附近有多个“风力发电树”提供会场路灯和周围设施用电、有200辆零排放电动车接送与会人员.大会上展示室温效应的灾难资料:

资料一:2015年印度高温致死千余人.
资料二:2012年美国遭飓风“桑迪”侵袭
资料三:喜马拉雅山瘦了、北冰洋消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给人们敲响警钟,为此写出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答一点与本题无关的新能源).
(3)应对气候变化,你的“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部(填外焰、内焰、焰芯)的火柴梗最先发黑;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物质,已知B为红色粉末,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用量最大的金属,E为无色气体,M为单质,无色溶液X在浓度高时具有挥发性. 各物质间可发生以下转化关系.

(1)若A为黑色粉末,则A的化学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为无色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此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衣服晾干
B.葡萄酿成酒
C.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
D.锅炉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