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紧胶塞 B. 贮存氧气 C. 过滤 D. 吹灭酒精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若能广泛应用,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少了

C. 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D. 每2个CO2分子与8个H2分子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一“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Y>Z

B. Y>X>Z

C. Y>Z>X

D. 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罗甸县茂井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