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分析 (1)煤、石油、天然气均含有多种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煤、石油、天然气均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故答案为:(1)混合物;(2)物理;(3)合成纤维.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B.B用湿润的PH试纸准确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4.6
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只需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就能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酸和碱反应的特点,将稀盐酸匀速、缓慢地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测绘出烧杯内溶液的温度和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由pH变化图象可知,在t1时刻,烧杯中存在的阴离子是Cl-、OH-(填写离子符号).
(2)由温度变化图象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放热(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t2时刻后,溶液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了.
(3)根据酸和碱反应的特点,可将氢氧化铝制成抗胃酸(主要成分为HCl)药剂,它与另一种抗胃酸药剂碳酸氢钠相比,在建议每次服用剂量下(见表),其药效“强”而且“持久”.其可能原因是0.25gAl(OH)3比0.5gNaHCO3能中和更多的HCl,所以药效强于NaHCO3,Al(OH)3和HCl反应速率慢于NaHCO3和HCl,所以药效比服用NaHCO3持久.
(提示:NaHCO3+HCl═NaCl+H2O+CO2↑)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建议每次服用剂量/g
Al(OH)3780.25
NaHCO384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B.C.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红同学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是否澄清.如滤液仍浑浊,则再过滤一次.
③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到液体蒸干时才停上加热.
(2)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B(填字母序号).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预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碳酸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在学习溶液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上述实验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
(2)上述①②③烧杯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填烧杯编号].
(3)若要使烧杯②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除了实验中已经采取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升高温度.
(4)图2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b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
 0℃20℃40℃60℃80℃100℃
NaCl(g)35.736.036.637.338.439.8
KNO3(g)13.331.663.91101692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民以食为天”.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萝卜风干B.黄豆磨浆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有:①水电解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讨论交流】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同学们认为该反应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些物质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大家设计了如图实验:

【分析与结论】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剧烈反应,急速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烫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
B缓慢产生大量气泡反应速率过慢,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
C较快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反应速率适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通过实验得出,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知识拓展】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的快慢、收集的难易、成本的高低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