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正确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而不是物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错误,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也都有可能生成水,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它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

6.4

M

(1)M的值为___________。

(2)第1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求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购买和使用化肥时,要了解化肥的性质,以便合理施用。为了给爸爸做技术指导,小红

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做了以下

探究。

【实验探究】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2SO4

(1)配制碳酸钾、硫酸铵溶液。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2)猜想与假设。

碳酸钾、硫酸铵溶液的酸碱性都可能有 种情况。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

变红

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说明硫酸铵溶液显

性。

(3)与盐酸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碳酸钾能与酸反应。

(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硫酸铵能与碱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与应用】碳酸钾与硫酸铵 (填“能”或“不能”)混用,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只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1)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式并计算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共7分)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华把一标有“生石灰 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华与小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小华设计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干燥剂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出结论是:干燥剂中含有CaO;

小冬设计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干燥剂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出结论是干燥剂中含有Ca(OH)2

(2)小明认为小冬的实验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华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华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小王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袋白色粉末状的食用物,包装袋上表示的化学成分字迹不清,于是他带到实验室探究其成分。(填空每空1分,计算3分,计9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淀粉(不溶)

猜想2.可能是纯碱

猜想3.可能是食盐

猜想4.可能是 (俗称小苏打)

【查阅资料】小苏打溶液显碱性,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淀粉不溶解于水中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

形成无色溶液

猜想 不成立

(2)取少量品尝

有涩味

不是

(3)(1)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是纯碱

小华认为,实验(3)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8g所配溶液与50.2g氯化钡溶液混合,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立即出现 ,由此他知道了该白色粉末是何物。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

(4)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克。

(5)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生产过程如下:

取水后,加入药品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能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式是 (1) ,属于 (2) (填“酸”、“碱”、“盐”)。通过沉淀、过滤除去 (3) 杂质,属于 (4) 变化。在消毒过程中通入氯气,0.1mol氯气中约含有 (5) 个氯气分子,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检验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在实验室将25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116.2g。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