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l,Cu,Ag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回答: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将Al丝浸入稀硫酸中 | 有气泡产生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Ⅱ.将Cu片浸入稀硫酸中 | 无现象 | |
Ⅲ.Cu将片浸入AgNO3溶液中 | Cu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
实验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提高】将Al,Cu,Ag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也可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金属与金属材料. |
分析: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解答: | 解:由题意可知,将Al丝分别浸入稀硫酸中将片中有气泡产生,、将Cu片浸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了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为氢的前边,铜位于氢的后面,且铝的活动性大于铜;由Cu将片浸入AgNO3溶液中,Cu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综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Cu>Ag.铜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要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以利用“三取中”的方法.即可以将Al,Cu,Ag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CuSO4(或Cu(NO3)2或CuCl2)的溶液中.也可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故答为:Al>Cu>Ag;Cu+2AgNO3═Cu(NO3)2+2Ag;CuSO4(或Cu(NO3)2或CuCl2). |
点评: | 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两种组装仪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图二C装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装置中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
(3)从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等操作.请从图三中选出这两种操作均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
| B. |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
| C. |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
| D. | 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据此回答: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0 | 1 | 25 |
反应后质量/g | m | 29 | 1 | 0 |
(1)表中的m= 10 ,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可作该反应催化剂的是 ;
(2)通过以上表中的数据可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家庭也可以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以下是李刚同学在家做的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你认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 | 用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
| B.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
| C. |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
| D. | 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食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2Fe+6HCl═2FeCl3+3H2↑ | B. | 3Fe+2O2═Fe3O4 |
| C. | CO+Fe2O3═Fe+2CO2↑ | D. | Fe+CuSO4═Cu+Fe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CaO2的质量分数,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g O2(假设样品中其它成分与水不反应).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 A. | SO2 CO NO2 | B. | CO2 HCl N2 | C. | CH4 CO2 H2 | D. | SO2 N2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