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盐酸和硫酸是常见的酸,某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
(1)用稀硫酸和盐酸均可以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得出初步结论.
①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CO3的试管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振荡 固体不溶解${SO}_{4}^{2-}$或Cl-不能使Fe2O3溶解;H2O分子不能使Fe2O3溶解
②同学们认为不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其中的理由是什么?
(2)同学们把如图1甲、乙所示实验完成后,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中有气泡产生.

①经讨论确定,A试管中废液里的溶质是Na2SO4、H2SO4(写化学式,下同);B试管中废液里的溶质是NaCl、Na2CO3
②在丙所示实验过程中有气体产生,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如图2(左)所示为二者溶液混合的探究实验.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b点时如图呈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当溶液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钠已经不存在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4)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g稀硫酸,且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请计算: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 (1)酸溶液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是因为盐酸中的氢离子使氧化铁溶解了,而不是盐酸中的水分子和氯离子.
(2)废液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液体中有酸和碳酸根;所以知A试管含有Na2SO4、H2SO4溶;B试管中含有NaCl、Na2CO3
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3)①根据到达b点的温度变化来分析;②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锌与稀硫酸放出氢气;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可判断锌已完全反应,反剩余固体为不能反应的铜;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与铜的质量差即反应所消耗锌的质量,利用该质量计算出反应所消耗硫酸的质量,利用硫酸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比完成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答 解:(1)①由于真正使氧化铁溶解的是硫酸、盐酸中的氢离子,而不是硫酸中水分子和硫酸根离子,盐酸中的水分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SO}_{4}^{2-}$或Cl-不能使Fe2O3溶解;H2O分子不能使Fe2O3溶解;
②由于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中本身就有水,故不需要,因为上面的实验中,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里已经含有水.
(2)①废液缸中有气泡产生,通过反应可知:①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水,②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另外还应考虑硫酸和碳酸钠过量;所以知A试管含有Na2SO4、H2SO4;B试管中含有NaCl、Na2CO3
②在丙所示实验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①b点的温度是由高到低的趋势,说明是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后,继续滴加稀盐酸到过量,故填:酸性;
②当溶液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钠已经不存在的实验现象是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瞬间溶液颜色变化,若先变红,后变无色,证明其中没有氢氧化钠.
(4)混合物中金属锌的质量=10g-3.5g=6.5g
设49g稀硫酸中溶质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6.5g  x
$\frac{65}{6.5g}=\frac{98}{x}$
x=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frac{9.8g}{49g}×$100%=20%
答案:
(1)①${SO}_{4}^{2-}$或Cl-不能使Fe2O3溶解;H2O分子不能使Fe2O3溶解;
②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里已经含有水.
(2)①Na2SO4、H2SO4;NaCl、Na2CO3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①酸性;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只需要对所涉及的各个反应中反应物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做出假设,若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则废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物,若反应结束后反应物仍有剩余,则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生成物外还有剩余的反应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石头纸”与普通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石头纸”比普通纸更坚固B.“石头纸”比普通纸更易燃
C.“石头纸”比普通纸更环保D.可用稀盐酸区别“石头纸”与普通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3.15”央视曾曝光深圳海砂危楼,因建设时使用大量海沙,海沙中超标的氯离子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导致严重的建筑物开裂等危险问题.
(1)查阅资料得知:海水中主要含有氯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海沙中含有氯盐、硝酸盐等多种盐分,氯离子(Cl-)超标,会破坏钢铁的纯化膜,引起钢铁锈蚀.
(2)某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Cl-)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和判断依据:

①将海砂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得到海砂清洗液;
②向清洗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判断依据: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gNO3+NaCl═AgCl↓+NaNO3
(3)建设部规定: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要求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等于氯原子质量)的质量分数不应大于0.06%,若上述实验定量检验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先取样,将海砂用蒸馏水充分浸泡洗涤,然后进行的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量的是所取海砂的质量和氯化银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硫酸亚铁,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1)煅烧炉中碳酸亚铁首先分解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然后煤粉把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作用是将铁从氧化亚铁中还原出来.写出发挥该作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O+CO$\frac{\underline{\;高温\;}}{\;}$Fe+CO2
(2)循环利用X的优点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或降低生产成本).
(3)请设计实验证明硫酸铵是铵态氮肥.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为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 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B(填序号).
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10℃时,将m克某物质溶于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碳酸钾B.磷酸钙C.氯化钾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金刚石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金刚石.
(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则X=9.
(3)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错误的是A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